博州塔拉之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投资旅游>>博州塔拉之最>>正文

新疆(温泉)北鲵--世界最古老的珍惜动物之一

时间:2017年01月24日 11:34 来源:   点击:[ ]

新疆北鲵俗称娃娃鱼,水生四脚蛇,是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年代,距今3.2亿年前的古珍稀动物,是天山和阿拉套山地面抬升时存活下来的孑遗物种,可以说是一种古生物活化石,新疆北鲵目前只在我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交界的阿拉套山和天山局部泉涌地区发现,它的栖息地极度狭窄,中心地带约500平方米种群数量在6000尾左右,由于数量极少,物种珍稀,而被列入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皮书及中国频濒危动物红皮书,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

大家熟知的大鲵如四川、长江流域的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有尾两栖类,新疆北鲵的外部形态与其相似,但个头比大鲵要小多了,文字记载新疆北鲵的体长最长可达30cm,但目前发现北鲵最大个体体长24cm,头扁平,眼稍向外突,像青蛙眼,体躯部分圆浑,尾侧扁,尾部则相当于头和躯干的总长,它的水生与陆生个体的肤色有所不同,陆地生活时为淡黄绿色,在水中则为褐色或黑褐色,雌雄不容易分辨,只是雄性肛裂前缘中央有浅色乳突,雌性尾巴略短于雄性,最奇特的是,它的前指和后趾不对称,前肢四指,后肢五趾,即便是在同类中也很少见。

大家一定都很好奇,为什么以前从来未听说过这种珍稀动物?它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1866年俄国动物学家凯塞尔在中亚地区(大约在现在的阿拉套山)首次发现一种长约20cm,手指粗细、浑身光滑、水陆两栖有点象蜥蜴的动物,这是他从来未见过的,他断定这是一个重大发现,于是把这种动物带回了实验室并作了种属的分类描述,此后一百多年,我国的、外国的专家多次考察新疆和哈萨克斯坦的天山,阿拉套山地区,试图找到这种神秘的动物,一次次的失败后人们断定凯塞尔见过的动物已经灭绝了,不会再有人见到它们了。

1989年9月1日,新疆师范大学生物学的教师王秀玲得知一名温泉县的学生从家里带来一只有尾象四脚蛇一样的小动物时,二话没说,直奔学生宿舍去看标本,途中她问:"小动物身上有无鳞片?""没有","皮肤和尾是什么样?""跟青蛙一样,尾侧扁,""在哪采的?""一个牧民在高山泉水渠沟里捉到的。"听完这些王老师心里暗暗高兴,这可能是一种没见过的小动物。观察了死去的小动物后,王老师激动地不知说什么,举起泡着小动物的瓶子说:"这就是新疆北鲵"说到这,大家一定都会问,王老师没有见过新疆北鲵的标本,怎么就完全确信它就是新疆北鲵呢?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的动物学工作者都关注着它的存亡,新疆的动物学工作者尤为关注,对它的形态特征基本上掌握了,从几十年动物学教学,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知识,也就不难下结论了,为了进一步确认新疆北鲵栖息地的地理位置、生存现状及为今后深入开展研究作准备,王老师带着考察小组一行三人赴离乌市600km外的温泉县考察,历经艰难又徒步往迈30km,终于在9月6日采到标本,向世界证实了该物种在中国依然存活,结束了我国无标本收藏的历史,而王秀玲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新疆北鲵之母。"

1990年7月,王教授带着课题组对温泉捷麦克沟新疆北鲵栖息地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又在天山别格怎山的苏鲁别珍山谷发现两处北鲵栖息地,4万平方米的范围内竟有8000尾北鲵。1991年王教授首先在海拔2000米的河谷湿地划出100平方米(即现在北鲵馆所在地)的试验区,利用天然气候和水草资源再加上人工驯养,尝试室外人工繁殖北鲵获得成功,孵化出了73尾小北鲵,1994年6月11日在新疆师范大学的人工饲养地中孵化出了35尾小北鲵,这是有史以来,在新疆北鲵3亿年繁衍史上第一次由人工繁育成功。

可是新疆北鲵的发现也一度给它带来了灾难,北鲵的稀少和独特是灾难的根源。1996年王教授伤心地发现北鲵的数量由最初的8000尾,8年后只剩下不到2000尾,牧民的马蹄、肆虐的洪水、泉水的干涸都威胁着北鲵的生活空间,当然最大最危险的还是我们人类,北鲵曾一度被摆上了人们的餐桌。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新疆北鲵的保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7年11月正式批准建立了"温泉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设在温泉县的苏鲁别珍,总面积694.5平方公里,保护区成立后,温泉县专门设立了保护站,专门负责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工作。1998年又投入5万元加强了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派专人看管保护,有效地防止了非法偷捕和牲畜破坏栖息地现象的发生。使新疆北鲵的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新疆北鲵的种群数逐渐得以恢复,目前在6000尾左右。

为了让全社会了解、关心、保护世界濒危动物--新疆北鲵,温泉县投资40万元建成了"温泉新疆北鲵馆,"该馆于1999年5月动工,2000年7月12日落成开馆,自治区副主席王怀玉专程参加了开馆庆典仪式,并为该馆接牌,该馆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内设新疆北鲵展厅、标本室、录像室、实验室及露天池。"温泉新疆北鲵馆"的建成,不仅成为科学宣传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大大增强了世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意识,也为科研工作者进行人工驯养繁殖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保护世界珍稀野生动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那么这种动物到底有什么价值,值得人们这样的关注它?它是一个古老的物种,证实了它的存在,丰富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它在两栖纲的起源和进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家们声称"新疆北鲵能从3亿年前存活到今天的确是一个奇迹。"因为在漫长的时间里,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数次的灭绝性灾难,像我们熟悉的恐龙,就是因此而灭绝的。而新疆北鲵甚至比恐龙还要早1亿年,它几乎经历了地球生命中所有的沧桑和劫难。它们的祖先很可能是游在塔里木古海中快乐的鱼,后来古海抬升,水越来越少,它们就爬上岸,过着游与走相结合的日子,再后来沧海变成沙漠,巨大的天山横空出世,它们的末日来了。(科学家们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乌鲁木齐等地均发现鲵类化石,说明2亿年前两栖类的全盛期准噶尔盆地的广阔水域,鲵类广泛地分布着。)有一批幸运者随着天山的抬升上升到海拔2000米的山脊处,恰好天山在这里有无数的泉水涌出,这为鲵类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更加侥幸的是这泉水一流就是上亿年,才使得我们今天能有幸看到这种"活化石。"而科学家们把这种逃过地球生物大劫难而活到今天的动物叫"孑遗动物。"

研究表明,新疆北鲵在2.5亿-3亿年前达到鼎盛,完成了从鱼类到两栖爬行类动物的进化,并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湿地中大范围存在,其基因保存了鱼类的高度同源性,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认为,新疆北鲵可能是两栖类动物中最原始的动物。

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屈良鹄,新疆师范大学教授王秀玲长期研究后联合发表研究结果,新疆北鲵的DNA与生活在4亿年前的古老鱼种矛尾鱼的DNA相似性达97%,矛尾鱼被称为动物界珍贵的"活化石"是新疆北鲵的直接祖先。王秀玲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发现再一次证明,每一个物种不论大小、多寡,可在生物学上的意义和价值都是同等的,一个物种的灭绝就意味着他们携带的遗传基因将永远丧失。因此,新疆北鲵的价值不可估量。"

关于新疆北鲵的生活习性我们到了北鲵馆会有讲解员为我们作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先为各位作简单介绍:

新疆北鲵的分布区在2000-2700米左右的山地草原上,那里涌泉流动,溪流清浅,小溪中除有水生植物外,还遍布大小不等的石块。北鲵为避光性动物,成体白天多隐藏于小溪边松散的湖草处、岸上潮湿的草墩,洞穴及石块下,幼体在浅水石块下栖息,夜晚活动觅食北鲵食性很广,主要食物以水生昆虫幼体为食,如石蛾幼体,石蚕、石蝇的幼虫等,成体还爬上陆地捕食夜间活动的小甲虫,它们以活体为食,不吃死去的小昆虫,(这与它们的视力有关,北鲵的视力极差)人工驯养下以蚯蚓为饵料。

新疆北鲵是冬眠动物,冬天进入冬眠期,3月份开始活动,每年5月-7月进入繁殖期,成体不一定每年都繁殖(它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水温在10℃左右,水深不超过30cm),雄体在水中石底面产出一"精柄",雌体在闻到散发出的味道后以泄殖腔孔对接在精柄上产出一对胶囊,呈倒"V"字型悬挂在石块下,卵粒为30-98粒不等,孵化期为46-50天左右,刚孵化出的幼体体长1.8cm-2 cm,当年体长可达5cm,新疆北鲵的幼体是用外鳃呼吸,三年后退去外鳃成为亚成体,新疆北鲵体长要长到20cm需要10年时间。

因为5、6月份水中食物特别少,北鲵的食物严重不足,所以在野外生存的新疆北鲵成体吞食幼体,存在严重的内残现象,这也是目前北鲵数量少,野外孵出的幼体存活率低的原因。

新疆北鲵除上述的习性外其本身存在一些有趣的现象,据王秀玲教授说:有一次气温突降,她养北鲵的水池结冰2cm,一条北鲵的尾部冻掉了1cm,她以为这条北鲵活不成了,没想到这条冻僵的北鲵又活过来了,不久还长出了新的尾巴。多年前俄国的凯塞尔也记录了同样的趣事:他们拾到了两尾雪地里冻僵的北鲵,扔在实验室里,这两尾北鲵竟然都活了过来,从上述两件事情上我们相信,北鲵身上肯定有抗冻基因,这种抗冻基因能否分离?这有待于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分析。

目前科学家们仍在对北鲵的人工繁殖和可持续利用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北鲵的发现为动物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生物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机会,这是它的科学价值所在,我们相信,科学家们的研究能更大地发挥出北鲵的价值。我们要做的是与我们身边的动物、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谐共处,因为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也是它们的家园。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


上一条:阿拉山口口岸——全国唯一的铁路、公路和管道运输兼有的国家一类口岸
下一条:精河县——全国枸杞单产最高、产量最多、品质最好的县

关闭